2021年12月30日,中国服装协会2021年总结大会暨2022年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陈大鹏,中国服装工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杨锦春,中国服装工业联合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周以奇,中国服装工业联合会专职副会长焦沛,杨晓东及理事会全体工作人员出席会议。会议由陈大鹏总统主持。
在总结会上,协会行业部副主任廖波、副秘书长兼协会合作部主任李鑫分别就协会当前的重点工作,即《中国服装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和2035年愿景》、协会资源平台建设等进行了分析和介绍。
廖波,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
作为协会2021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历时500多天,历经十余次修改的《中国服装产业十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发展指导意见》于2021年10月正式发布。在总结“十四五”期间中国服装产业发展和“十四五”期间面临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2035年行业发展愿景,即2035年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时,中国服装产业将成为世界科技的主要驱动力、全球时尚的重要引领者和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推动者。同时,根据建设时尚强国的宏伟愿景,提出了“十四五”期间行业运营、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围绕具体目标,提出了产业空布局、国内外市场拓展、基础能力建设、时尚文化建设、时尚品牌建设等五大重点任务和19个具体重点项目。通过介绍,所有员工都受到了鼓舞,明确了行业的发展方向,增强了对行业发展的信心。
关于《指导意见》,陈大鹏会长强调,《中国服装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及2035年远景规划》既是中国服装协会对行业提出的指导意见,也是协会工作的重要抓手。今后,协会的工作应紧紧围绕“十四五”规划的指导意见。要抓住建设时尚强国这条主线,重点抓好“十四五”规划指导意见提出的具体任务和措施。一方面要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另一方面要做好方向引导,助推产业发展。
副秘书长兼合作司司长李鑫
协会副秘书长、合作部主任李鑫对协会资源平台的发展进行了全面详细的介绍:依托APP、小程序等新技术工具,以汇聚各类行业资源为目标,以行业内容交流共享为手段,以体验使用为手段,加速新互联网时代行业价值创造模式的根本变革,同时实现协会服务模式的跨越。
陈大鹏会长强调,协会资源平台建设是协会当前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当前,技术创新加速,行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商业模式和企业组织方式变革方兴未艾。协会工作既要关注行业发展趋势,也要加快自身数字化转型。协会资源平台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行业,使协会的服务多元化、平台化、数据化。
在总结会上,各部门负责人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并对来年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副秘书长兼综合部主任韦嘉
作为支持和服务协会工作的基层部门,2021年,综合部圆满完成了行政服务、人力资源、财务、党建、工会、团支部等各项工作。一方面,以加强党建工作为重点,通过“三会一课”、月度学习会、党员微信群自学等多种形式,深入系统地学习了习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持续组织百年党史学习,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党风廉政建设和“两个现代化”建设取得新成效。另一方面,加强协会制度建设,修订《中国服装协会资产管理办法》、《中国服装协会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办法》等管理办法,加强教育培训,创建学习型协会,为协会未来发展注入了活力。
副秘书长兼会员部主任赵亚斌
会员部作为协会的服务窗口,将紧紧围绕协会2021年的重点工作和总体部署。在不断加强会员机构体系建设、提升会员日常服务水平的基础上,牵头组织2021中国服装大会、七届五次执委会议、全国服装行业协会(商协会)理事联席会议等协会常规性重要会议。依托专委会,举办了第四届中国时尚定制高峰论坛、定制专业委员会2021年年会、“定制之夜”中国时尚定制品牌联合发布秀、第五届中国男装高峰论坛暨中国服装协会男装专业委员会2021年年会、中国服装行业“9.9定制周”等系列会议和活动。同时组织了全国纺织行业服装制版师“付逸杯”职业技能大赛,并建立了工作机制——中国服装制版师工会,推动中国服装制版行业的发展。这些活动对行业的基础能力和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副秘书长兼工业司司长齐元勋
2021年以来,工信部积极优化工作体系和界面,以产业调研、新闻宣传、产业服务三大核心工作主线不断创新,服务水平和能力得到业界认可。首先,在产业研究方面,不断优化统计数据模型,优化月报、季报、年报工作机制。在测算全社会服装总产量和国内市场服装销售总量的基础上,主要完成《中国服装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编制,为“十四五”行业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路径和方法。同时,完成江西杜愚、山东汶上“十四五”相关规划工作。此外,加强了“中国服装产业强国建设概述”、“民族时尚发展与建议”等课题的研究工作。其次,在新闻宣传方面,充分发挥中国服装和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的媒体优势,积极把握行业热点、难点和重点,注重新闻价值的发现和挖掘,不断提升行业新闻的广度、高度和深度,不断推动时尚强国健身氛围的形成。此外,在产业服务方面,工信部组织成立了“民族风格服装专委会”,举办了“中国服装产业原创设计保护研讨会”,积极推动民族风格服装的文化传播和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为行业创新发展积蓄力量。
杜副秘书长兼科技局长
2021年,科技部将聚焦科技、标准、职业装,优化业务条线,完善工作体系,在服务上取得新进展。科技方面,科技部组织召开2021中国服装科技大会,推广轻纺技术成果,依托中国服装智能制造技术创新与中国服装科学技术研究院战略联盟,集聚行业先进科技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协同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落地。在标准化和质量方面,科技部认真履行全国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职责,完成了14项团体标准和16项标准计划的报送和发布工作,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在职业装产业服务方面,科技部组织了2021年中国职业装设计大赛、2021年中国职业装产业大会及职业装优势企业评选推介活动,推广先进的职业装文化理念,促进职业装相关资源合作,并通过校服研究中心进行年度调研,为职业装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副秘书长兼合作司司长李鑫
基于部门合作的核心职能,合作部在2021年加强了产业合作。首先,合作部作为产业集群服务的牵头部门,在加大产业集群调研力度,全面梳理协会63个共建集群,形成分层次、务实专业的集群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开展了符合产业集群不同发展阶段特点和发展需求的合作,特别是第二季中国服装设计大赛, 枣强县毛皮产业优化升级项目暨LinkingPLUS产业链对接活动,对服装产业集群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合作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是跨境合作取得新成效。第五届“中国大童装品牌”评选活动,与腾讯合作探讨社会零售新领域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与海尔服装网共建中国服装行业产业互联网平台,进一步延伸和丰富了行业尤其是产业集群的服务内容。此外,积极参与暖冬行动,每年收集物资近千万元,募集物资近亿元。
曲飞副秘书长兼品牌发展部总监
2021年,品牌发展部将着力打造文化引领的时尚产业,从文化建设、品牌培育和推广两方面入手,不断探索如何推进行业文化建设和品牌发展。一方面,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生活方式,挖掘和推广中华优秀服饰文化,编写《当代中国礼仪与服饰》白皮书;聚焦青年时尚生活方式和消费趋势,编写《当代中国青年时尚生活趋势白皮书》;组织“少年说”沙龙活动,为服装行业少先队员打造发声平台。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品牌培育和宣传,参与组织“2021中国品牌发展国际论坛——纺织服装行业品牌建设分论坛”,完善“纺织服装品牌价值评估体系1.0”,开展2021年纺织服装品牌竞争力评估,积极推动服装品牌发展。此外,受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组织开展了纺织服装创意设计园试点示范机构评估工作,编写了《中国纺织服装创意设计园发展模式研究》报告,对推动创意设计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展览部副主任柳岩
展览部是协会链接各行业资源、服务企业的重要部门。面对后疫情时代产业发展的新要求,展览部一方面加强战略转型规划,在充分讨论调研的基础上,科学制定了CHIC的战略分析报告,坚持“渠道终端为核心,立足行业前沿,数字即时尚!”以“世界一流、有影响力、时尚的展会”为愿景,将CHIC打造成为“以数字时尚为主流内容的生态展示交流平台”,推动数字化转型发展。同时,展览部凭借过硬的专业能力、高度的责任心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在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成功举办了CHIC春展和秋展,取得了参展企业1400家、品牌1433家的成绩,特别是展会期间,通过CHIC小程序、官方微信订阅号、视频直播等手段,线上线下全面打通,实时观展、需求发布、业务联动。此外,展览部还联合相关部门举办了GB/T 14272-2021《羽绒服》新国标宣贯会暨2021年中国服装协会裤子专委会年会暨韩派裤子供应链对接大会等。,从而不断提升产业服务能力。
周建平,上海办事处主任。
上海办作为协会的派出机构,在2021年积极配合协会各部门的同时,将继续围绕产业链对接、产品推广、专业培训、企业游学等内容提供产业服务。一方面,童装委将举办第四届中国国际儿童时装周、中国童装供应链大会等活动,汇聚国内外优秀童装品牌,整合儿童产业链生态资源,引领童装行业潮流,推动中国童装行业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依托中国服装品质制造商联盟,以时尚产业园为平台,策划实施了专业培训、品牌沙龙、高端论坛、对接会、线上产品推介会、朋友圈、游学等一系列品牌对接和行业活动,共计70余场,行业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此外,上海办事处还成立了中国服装供应链研究中心,研究供应链的发展趋势,促进产业链资源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资源共享。
刘晓庆,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中国服装杂志主编。
今年以来,协会会刊《中国服装》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发挥协会发声平台价值,通过媒体力量进一步推动中国服装行业发展。2021年,《中国服装》在全年出版12期杂志的基础上,推出短视频,打造全媒体矩阵,通过微信、视频号、微博等多种多媒体平台推送行业信息1900余条。与此同时,“我为国潮代言”项目持续推进,16位双封明星的拍摄扩大了影响力,特别是2021“大浪杯”中国女装设计大赛、“国潮背景下如何玩转娱乐营销”等6项大型活动的举办,推动本刊通过跨界创新走出了一条新的媒体转型之路。
中国服装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刘正安。
中国服装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协会依托“中国服装智能制造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的中国服装行业权威、开放的科技创新平台和专业服务机构。自今年3月16日正式揭牌以来,我们积极搭建服务框架和服务体系。一方面,通过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举办了“数字智造转型论坛”和“中国服装数字智造转型万里行”活动,起草了《服装行业科技创新白皮书》,构建了数字时尚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实验室,为服装行业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赋能。同时,将建设B2B在线服务平台“橙织”和培训服务平台“Wrapper APP”,帮助企业链接各类优质产业资源,提升设计研发能力。此外,中国服装科学技术研究院建立了智能穿戴R&D中心和时尚潮流R&D中心,汇聚国内外行业先进资源,开展智能穿戴技术和时尚潮流研究,为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和优化供应链资源提供有力支撑。通过一年的努力,中国服装科学技术研究院已与国内12家知名服装企业、105家科技型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并获得杭州服装行业数字高新R&D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
中国时尚论坛执行主席王军
中国时尚论坛执行主席王军认为,疫情给服装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和不确定性。我们应该勇敢地接受和拥抱变化,不要忘记你的主动性和完善自己。一年来,中国时尚论坛致力于从更丰富的视角为行业提供服务,以有价值的服务和内容为协会汇聚企业资源。新形势下,中国时尚论坛将积极探索内容的创新、形式的变革和服务的价值,同时提高团队素质,为行业提供更好的内容和服务。
中国服装协会专职副会长杨晓东。
中国服装协会专职副会长杨晓东认为,2021年,协会各部门合作共同进步,尤其是基础工作扎实推进,亮点颇多。接下来要继续进行深入的行业调研,梳理分析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基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愿景中关于中国服装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思考如何推动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如何将文化与产业相结合,如何将文化融入时尚产品创新,同时注重补齐行业在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的短板,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服装协会专职副会长周贻琦
中国服装协会专职副会长周怡琦认为,过去一年,协会坚持“科技、文化、绿色”的新定位,整合内外资源,全力服务行业,特别是通过跨界合作,不断拓展服务内容和范围,有效促进了行业发展。在新的一年里,协会应进一步转变工作理念,拓宽工作思路,注重运用数字化工具为行业服务,以适应新时期行业发展的要求。
中国服装协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焦培
中国服装协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焦培表示,2021年,协会各部门和对外合作团队加强合作,高质量完成了各项任务。他强调,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开展服装行业“双碳”研究,高举行业大旗,在头腰企业和产业集群大力推广。他指出,协会要集中力量建立行业资源平台,推动协会数字化转型。同时要加强行业和国家战略的研究,完善自身的定位和格局,共同努力提高协会的服务水平。
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杨锦春
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杨锦春认为,面对疫情带来的各种不确定性,协会的工作要做到科学分析、准确判断、快速反应。他强调,在工作中应该把重点和协作结合起来。协会各部门、各专门委员会在专注自身工作的同时,应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合作,共同应对疫情等因素带来的各种不确定性。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服装协会会长陈大鹏。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服装协会会长陈大鹏对协会2021年工作进行了点评和总结。他指出,在产业转型、数字化转型加速的背景下,协会围绕做好行业服务这一主题,不断调整优化工作思路,工作成绩斐然,服务质量上了一个大台阶。
他表示,面对中国两个百年历史发展的交汇点,中国服装行业紧紧抓住国家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机遇,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数字化转型和深化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以推动产业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和可持续发展为依托,加快了行业质量、效益和动力的转变,全面开启了建设时尚强国的新征程。
他强调,面对成为产业时尚强国的历史使命,中国服装协会要积极弘扬创新的协会精神,坚持“求真务实、诚信创新”的服务信念,不断优化创新服务体系,特别是在抓基础工作的同时,补齐短板和弱项,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真正把中国服装协会打造成有驱动力、有创新力、有引领力、有影响力的协会。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出席总结会并讲话。他指出,当前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一个不和谐、四个不平等、四个不平衡”。“一个不和谐”是指国际环境与产业发展的不和谐。“四不平等”是指社会认知与产业实力的不平等、就业去向与产业需求的不平等、时尚引领与制造能力的不平等、需求结构与有效供给的不平等。“四个不平衡”是指区域发展与产业布局的不平衡、产业基础创新与应用创新的不平衡、绿色发展与发展阶段的不平衡、数字经济与产业应用的不平衡。对中国服装协会未来的工作方向和行业发展提出了建议。他认为,为了更好地推动行业发展,协会的服务范围应该从产业端延伸到消费端。为此,应探索发展数字化解决方案、绿色发展解决方案、引导消费解决方案、平台模式解决方案和协同工作解决方案。
总结会上,对2021年度“先进工作者”、“优秀管理者”、“先进集体”进行了表彰。
表彰名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小熊王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oqixiong.com/27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