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讯(记者谢玲潘希恒实习生李天一)昨日,由省人社厅、省扶贫办、省总工会、省妇联、省财政厅联合举办的“湖北春风行动启动仪式暨扶贫专场招聘会”在阳信举行。现场很多本地企业大量招聘工人,附近求职者就业机会大增。而且很多企业开出的薪酬和武汉接轨,吸引了很多人在家办公。
省“春风行动”在阳新启动,当地求职者争相应聘。
湖北阿利斯轮胎公司,位于阳信经济技术开发区,招聘普工150人,工资3500-4500元/月。前来应聘的刘师傅很感兴趣。他以前在苏州工作,一个月收入4000多。看到家门口企业提供的待遇,他觉得很有吸引力。
现场招聘会上,共有262家单位带来2.8万个岗位。参加招聘的大多是阳信、黄石的企业。鞋厂员工工资3000-6000元,电子电器等制造业2200-5000元,食品企业1500-4000元。这些招聘企业的薪资水平和武汉的一些企业差不多。
在现场,嘉宝鞋业、浙联鞋业、兴华鞋业等本土制鞋企业。也有大量的新兵,很多都需要招一两百人。据嘉宝鞋业的招聘人员介绍,小学文化程度没问题,残疾工人也可以通过提供相关证件来求职。工资待遇和工作环境不比外面打工差。
这次有厦门、泉州的十几家企业来阳信定向招聘。厦门洪辰科技计划招聘500名操作员,月薪3550-5400元。公司的招聘代表说,现在招聘压力很大,阳信本地一些企业的工资也不相上下。
据阳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人介绍,作为劳务输出大县,阳新最高峰时有26万人在外打工,其中温州、东莞等地鞋厂打工的就有近10万人。目前当地鞋厂吸纳了相当数量的员工,外来务工人员约有21.4万人。
从阳新鞋匠到阳新鞋匠返乡就业见证产业变迁。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谢玲潘希恒实习生李天一)“阳信鞋匠”是湖北省第二批“十大劳动品牌”。在阳新县的20多万农民工中,约有10万人在温州和东莞的鞋厂工作。如今,大量鞋匠返乡创业,这种劳务品牌正在向产业链延伸。
十多年前,从阳来到温州,和老乡们一起在当地一家鞋厂做人事经理。昨天,在当地的“春风行动”招聘会上,刘止庸作为浙联鞋厂的招聘经理,计划为这家位于阳新经济开发区的本地鞋厂招聘200名工人。
“普通工人基本工资1700-2000元,温州2200-2400元,差了四五百元,比以前小多了。”刘止庸介绍,有2年工作经验的员工可以拿到7000元左右,50岁以下的都可以申请。
浙联鞋厂现有员工480人。由80后“阳新鞋匠”创办,2014年从温州迁至阳新。这几年发展很快,从一天卖5000双鞋到一天卖2万双左右。这一次工厂大量招人,是因为要扩建工厂,增加产能。
据悉,阳新有七八家鞋厂,吸引了大批“阳新鞋匠”从沿海回到当地就业。
郭,42岁,住在阳信开发区。他和妻子在温州鞋厂干了8年,月薪能达到8900元。今年,他正在考虑在家找份工作。“有四五千。在家带孩子很方便。孩子快上初中了。”
如今,从“阳新鞋匠”到阳新鞋厂,当地政府正在加快完善鞋底厂、鞋带厂、皮料厂、胶水厂等配套产业,寻求乘数效应。从劳动者到产品再到产业链,越来越多的阳信人下班回来,也见证了产业变迁的过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小熊王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oqixiong.com/28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