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高江红实习生顾思成北京报道。
4月29日,医美概念股继续上涨,朗姿股份、国际医疗涨停。没看错,以女装起家的浪子,从2016年开始就在医美赛道上耕耘,成为第一家跨界的服装公司。如今,该公司近三分之一的收入来自其医疗和美容业务。
从“衣美”到“医美”,朗姿股份的经历揭示了传统服装企业转型的一种可能。
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医美用户规模超过1800万,同比增长19.27%,比2017年翻了两番。2018年以来,中国医美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1年达到约2274亿元,较2020年增长15.10%。根据《2021年更好医美行业白皮书》,2022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增速超过16%,市场规模将达到2643亿元。
转型五年,朗姿效果如何?4月23日,朗姿发布2021年年报。报告显示,朗姿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36.65亿元,同比增长27.42%,净利润1.87亿元,同比增长31.97%。看似亮眼的增速,其实是因为2020年基数低。然而,其雄心勃勃的医美版图却透露出隐忧。虽然其营业收入较上年增长37.84%至11.2亿元,但毛利率不增反降。
“增收不增利”的问题开始从服装业务转移到医美板块。
女装业务萎缩
浪子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涵盖女装设计、生产、销售、物流管理的企业,专注于中高端女装市场,旗下品牌有浪子、Mozo、莱茵、玛丽等。2011年,浪子成功登陆a股,成为国内首家高端女装上市公司,此后扩张步伐不断加快。2014年,朗姿收购韩国童装上市公司Agabang,发力婴幼儿服装及用品市场。
2016年,朗姿正式涉足医美行业。先是战略投资韩国医美服务集团DMG,后收购并控股国内两家医美品牌米兰贝瑞露和净肤医美。两年后,在Xi安有27年历史的高端医美品牌高一生医美被朗姿医疗收购。目前,朗姿股份已经形成了时尚女装、医美、绿婴三大业务板块的泛时尚生态圈。
但多元化的布局组合,让传统女装业务不再风头正劲。
上市前三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速逐年放缓,2014年和2015年业绩出现大幅下滑。上市当年,朗姿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0.44%至12.35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48.29%至1.21亿元。2015年继续下滑,营业收入同比下滑7.37%至11.44亿元,净利润不超过1亿元。2016年转战医美赛道,因郎姿无法掌控服装主业。
朗姿涉足医美领域后,作为业绩支柱的女装业务发生了哪些变化?
2017-2021年,浪子时尚女装营收分别为11.10亿元、13.80亿元、15.12亿元、13.29亿元、16.92亿元。营收数据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占总营收的比重呈震荡下行趋势,占比分别为47.17%、51.86%、50.28%。
事实上,在2020年的财报中,朗姿已经指出了其女装品牌的局限性,比如市场份额低,优势不明显。“虽然近两年略有好转,但仍处于品牌沉淀、竞争加剧的发展期。”相比同为国内一线女装集团的太平鸟,浪子女装的营收规模略显单薄。此外,库存堆积也是挥之不去的痛点。2016年至2021年,企业存货分别为6.63亿元、7.85亿元、9.53亿元、9.97亿元、9.3亿元和10.33亿元。即使2021年女装的表现是近五年来最好的,库存积压也丝毫没有缓解。
改弦易辙,推进医美。
朗姿股份于2016年正式进入医疗美容服务领域,现拥有28家医疗美容机构,其中综合医院5家,门诊部或诊所23家,主要分布在成都、Xi、重庆、深圳、长沙、宝鸡、咸阳。
在女装收入占比逐年降低的形势下,医美业务蓄势待发,正在持续带来可观的利润。
2018年,朗姿医美实现营收4.8亿元,同比增长87.26%。合并后贡献净利润2800万元,同比增长43.42%。2019年,医美板块收入达6.29亿元,同比增长31.27%,营业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49.79%,贡献了近50%的营业利润。在一系列耀眼的业绩数据的映衬下,浪子作为传统服装企业的身份趋于淡化,更像是医美行业的资深玩家。
2020年,朗姿服饰业绩受到疫情重创,但医美业务表现出较强的韧性。不仅当年实现营收8.14亿元,录得29.25%的增长,还带动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42亿元,成为利润贡献最高的业务板块。作为国内营收最大的机构之一,朗姿的米兰贝瑞路在四川的单店营收达3.93亿元,净利润达6042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朗姿医美营业收入第二次攀升,但其毛利率的变化并没有与之同步。2018年至今,医美行业毛利分别为59.90%、57.74%、54.33%、51.83%。“增收不增利”的问题并非公司服装业务独有,在医美业务板块也较为突出。
有分析指出,与医美行业上游的高毛利产品相比,行业中游的医美机构逻辑明显不同。医美机构是资金密集型的,需要在医疗设备、场地租赁、人才薪酬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尤其是后者,医生团队及其专业能力直接关系到医疗机构的兴衰。由于行业获客成本高,民营医美机构竞争异常激烈,导致利润大幅下滑。
朗姿医美主要从事医疗美容机构的业务,专注于行业中游,其性质决定了毛利率并不占据绝对优势。如果说2016年郎姿在医美领域领先的话,她的对手很少。然而,在医美红利逐渐消失的当下,大量掘金者开始涌入竞争的赛道。
转型的压力还在。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瞄准医美赛道,成为转型大军中的一员。
比如原本属于房地产行业的奥园美谷,通过收购浙江联天美企业管理有限公司55%的股权,转战医美领域,联天美旗下拥有联天美和维多利亚两家医美医院。2020年,连天美实现营收4.9亿元,净利润9054.7万元。根据奥园美谷2021年半年报,医美业务占公司11.67亿元收入的13.33%。
属于纺织服装领域的金发拉比,近几年也在随着朗姿的步伐转型医美。2021年4月,金发拉比以自有资金2.37亿元获得广东韩非医院36%的股权。2020年,广东汉飞医院营业收入3.98亿,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0.11亿,净利率2.76%。净利润低于朗姿、奥园美谷旗下医美机构。金发拉比2021年年报显示,其主要利润仍来自拉比、下一代、贝比拉比三个独立品牌产品的销售。此外,根据年报,韩菲医美为公司参股企业,未达到控股或报表合并标准,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目前越来越严格的医美监管环境也让医美行业的淘金者频频感到压力。2021年6月10日,国家卫健委等八部委联合发布《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工作方案》,于6月至12月联合开展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同年11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重点打击制造“外貌焦虑”的行为。
随着政策的收紧,不难想象2021年后医美行业将如履薄冰。
如何在规避风险和获取客户利润之间取得平衡,继续在火热的医美领域分得一杯羹。在医美监管最强的2022年,朗姿股份不能走错一步。
更多信息请下载21金融APP。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小熊王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oqixiong.com/29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