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面上看,ZARA、H&M和优衣库似乎都在以相似的速度开店。其实这些快时尚真的不一样。三大快时尚品牌有什么门道?
扎拉
先说ZARA,四大品牌中最强的,也是目前最成功但特立独行的,可能就需要多费口舌了。我想说ZARA的品牌核心竞争力是目前世界上所有时尚品牌都无法模仿的。规模就更不用说了,毕竟规模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可能的,这里重点说一下它不可复制的模式。ZARA采用垂直整合的模式,垂直出货。大大缩短了发货时间:平均2周,所以以ZARA为代表的快时尚品牌一年可以有15-20个系列。
相比之下,普通品牌发货整个流程需要4到6个月,一年一般只有两次收款。但由于采用了垂直整合模式,ZARA可以比其他快时尚品牌更好更快地控制整个流程(从市场调研到设计、制板、打样、量产、运输、零售),比同样以发货速度著称的H&M快5天。
为了追求快,ZARA可谓牺牲了很多的成本:
1.在生产过程中,ZARA从总部所在地拉科鲁尼亚的众多手工作坊起步。很多产品都是在当地直接生产的,近几年逐渐外包出去。然而,几年前H&M 75%的产品是在亚洲制造的,现在所有的生产都外包出去了。但正因如此,H&M的价格大约是ZARA的50%-70%(暂时不考虑原材料成本)。
2.所有的长途运输都是飞机,而不是货船,他们愿意支付高昂的运费,而不是广告和营销费用。ZARA的营销费用只占总成本的0.3%-0.4%,其他品牌约占3%-4%。即使追求快花费很大,但ZARA的毛利率和净利润率仍与H&M相当,ZARA不愿意为了提高利润率而节省上述成本。所以ZARA对于所有的时尚品牌和零售商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在米兰的老师从来不称ZARA为品牌,因为它更注重生产和零售环节,从来不用设计来定位品牌产品的风格,没有一个时尚品牌应有的品牌认同):1。Zara总部仓库里所有的衣服都不会停留超过三天。门店每周会向总部下两次订单补充产品,库存周转率比其他品牌高3-4倍。2.平均每个季节只有15%的衣服需要打折销售,其他品牌的衣服都是50%。
3.顾客平均每年去ZARA 17次,其他品牌只去4次。同时,ZARA的速度也归功于他们“颠倒”的设计理念。我参加ZARA面试的时候,HR告诉我们,ZARA的核心是门店,因为只有在门店才能真正接触到客户,了解客户的需求。因此,商店提供销售数据,然后提交给商店经理。完成后,店长将结果提交给设计部门。设计部门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款式,然后提交给商务部门评估成本和价格。之后开始做板,做样衣,然后交给工厂生产。最后存放在ZARA的超大型物流仓库(亚马逊的9倍)。仓库门口会有数不清的卡车每天两次将产品运往欧洲其他地区或机场。在这个过程中,单就设计而言,设计一件礼服平均需要20分钟,每年可以设计出25000多个新款,是H&M的4-6倍,由于顾客对时尚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而从店铺收集的信息又是有时效性的,因此,速度是这个款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法宝。
正是因为ZARA特立独行的模式,其他现有品牌根本无法效仿,因为跟风意味着品牌设计师不再对设计起决定性作用,甚至需要重建设计师团队、物流体系、生产流程等等。
但是这种模式也有缺点:
1.因为全程控制,操作风险增加。如果出现经济下滑或行业不景气,压力无法转移到供应商身上(比如要求供应商降价…).
2.不可能整合各国优势,实现利益最大化。
3.门店由品牌直接管理,无法通过代理(比如意大利的贝纳通)快速扩张,需要投入一部分财产用于新店和现有门店的改造,降低了资产周转率(ZARA的资产周转率为1.4,GAP为1.8,H&M为2)。4.众所周知,ZARA抄袭抄袭多年,你可以告我。如果我输了官司,我会还给你的。反正我能赚回来(不像美国的Forever21,被起诉后闹得沸沸扬扬…)简而言之,ZAR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一种完全基于客户需求的商业模式。所以ZARA现在的敌人只有自己。只有充分认识和控制利弊,才能实现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H&M
H&M,另一个巨人。同样优秀的快时尚品牌,在模式上更倾向于考虑配送时间和产品成本,所以没有ZARA那么快,但也凭借成本领先在这个行业占有一席之地。时尚水平不如ZARA,毕竟ZARA也是抄大牌,而且抄了精华。H&M是欧洲屌丝青年的首选。最近的设计偏向街头,大印花,牛仔裤,大字母,大迷彩。。。。产品的缺点也很明显,质量不敢恭维,面料是四个品牌中最差的(洗一次就知道了)。
但和ZARA一样,他们是将服装从耐用消费品转变为快速消费品的创新者,所以质量并不那么重要。其中,H&M最出彩的部分是运动装,在国内是没有卖的(至少我出国的时候没有)。估计是觉得中国人不爱运动吧。事实上,H&M的运动服装非常专业,分类也很齐全(包括跑步、网球甚至瑜伽),而且价格便宜,比阿迪尼克便宜的不是一点半点,所以很受欢迎,销量辉煌。下图是2013年H&M运动服的补货率(补货率?达到了36%,只有10.4%打折销售(Zara的库存周转率这么高,15%还需要打折销售)。相比之下,运动装绝对是H&M的一大亮点。
另一方面,H&M在尺码选择上有更多的选择,甚至很多都是为准妈妈量身定制的。下图为H&M在英国的附加尺寸统计以及与当地主要竞争品牌的对比:
因此,可以说H&M和ZARA满足了顾客不同方面的需求,前者是日常穿着和使用,后者是设计。在运营上,H&M注重低成本,ZARA注重产品更新速度。
UNIQLO
最后,优衣库。这是我在中国最喜欢的品牌。价格便宜,穿着舒适,面料上乘,款式简单。后来加入了UT系列。我曾经一个夏天从他们家买了13件t恤,就为了不同艺术家创作的设计,有些还特别喜欢,甚至不愿意穿。优衣库是我在为GAP做竞争对手分析时首先想到的。我曾经因为喜欢优衣库,买过刘的两本书和他推荐的日本管理学和经济学家大前研一的一本书,两本书都受益匪浅。
要说优衣库的核心竞争力,就不得不提几件事:
1 .面料
这和优衣库的历史有关系。当时火遍了日本,每年秋冬依然有新的抓绒外套推出,让优衣库尝到了面料带来的甜头。此后,优衣库在面料的使用和研发上不断创新,如内蒙古一家专门养羊为优衣库提供面料的羊毛牧场,以及轻薄的Heattech系列保暖内衣,都是优衣库不断追求高品质面料的产物。
2.服务
不用说,我有个朋友以前在优衣库工作。所有经过你身边的顾客都要打招呼,一天下来都是口干舌燥。这种光是招呼顾客的要求,是其他品牌达不到的。每个人都可以欣赏其他服务。
3.细节
和无印良品一样,店里对细节要求极高,所有的衣服都以非常讲究的方式叠放,比如让顾客很容易看到裤腿宽度的折叠方式。还有一个我不得不说的细节,相信很多人都忽略了,就是镜子。在中国,优衣库的镜子与GAP、H&M和ZARA的镜子有着完全不同的效果。一部分是因为镜子的摆放,另一部分是因为灯光。因为黄种人的轮廓,尤其是脸部的轮廓不深,比欧美人更“平”,所以实际上黄种人并不适合直接从上面照下来的效果,这样会通过阴影完全表现出脸部轮廓的缺陷,而轮廓深的欧美人可以表现出立体的骨架轮廓。所以照镜子时,光线从正面或背面斜着照,比较适合黄种人。同时灯光的选择也恰到好处,不黄,不刺眼,柔和的光线,能衬托甚至美化皮肤。
4.技术
我仔细观察过优衣库的衬衫工艺,胸袋的缝衣针和倒三角完全是西装的工艺要求。这一细节是必需的。有什么理由质疑优衣库的技术?UT系列,t恤是传达文化艺术最简单直接的方式,UT系列是和艺术家的合作,直接在t恤上展示艺术图案,还原t恤本来的功能,卖的是带有一丝艺术气息的廉价产品。
所以全球有那么多代工厂是为了优衣库、Zara、HM这些常见的品牌。哪个地方生产的质量比较好?
优衣库
优衣库在日本的定位是低端,日本年轻女孩在里面买的家居服比较多,因为日本的价格高。对于能用一碗拉面的钱买到的衣服,日本女生说不是自己做的菜,日本人也不太相信外国制造的东西。另外,优衣库的原产地一直在外迁。目前优衣库的产地主要包括中国、越南、柬埔寨、孟加拉等地。
在中国,很多年薪百万的人也穿优衣库,因为优衣库的衣服属于大众,款式也比较宽松,所以不怎么选人。虽然Zara的设计感明显优于优衣库,但是质量却不如它,所以便宜舒适的优衣库就成了他们的首选。
优衣库在中国有其主产区,江浙一带有上百家优衣库代工厂,直接占优衣库总产量的50%。目前正逐步向越南转移,基本上中国很多衣服都是越南制造的。
因为日本人对自己的产品很“挑剔”,所以对代工厂的质检还是很严格的,对面料和做工的要求就更好了。即使代工厂搬到越南,质量还是不错的。至于为什么日本人对外国制度如此不屑,我个人认为日本人的思维更多的是“固有模式”。
结论: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生产的优衣库质量基本一致。严格来说,中国略胜一筹。
西班牙一品牌
Zara的起源非常丰富,从中国到世界各地,包括摩洛哥、印度、缅甸、孟加拉、印度、越南、泰国、土耳其、埃及、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罗马尼亚、突尼斯等国家。
Zara的总部在西班牙,公司还在周边地区(包括西班牙和葡萄牙)设立了许多大型工厂。他最新的衣服很多都是自己工厂完成的,保证绝对速度。
这是Zara模式成功的另一个秘诀:为了满足亚太市场的需求,Inditex集团也选择了这一地区的供应商和代工厂,如中国、东南亚等国家,但欧美市场的产品仍主要来自集团所在地加利西亚。西班牙和葡萄牙是欧洲工业化水平相对较低、收入相对较低的国家,劳动力成本低于英国、德国等国。这些产品直接连接欧洲市场,大大节省了运费。
其实西班牙造的Zara质量比中国造的好。重要的是风格。你会发现有些西装、针织品、牛仔裤基本都是国外做的,国产的几乎都是工艺简单的产品。
西班牙制造的Zara比其他地方更有设计感,包括一些最受欢迎的风格和元素都是在这里首先产生的。很多宝宝也发现西班牙产的Zara确实比其他地方的质感好,甚至包括一些细节比如纽扣的质感。Zara男装一般只在两个地方生产:摩洛哥和土耳其。
结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Zara质地比其他地方的要好。
海恩斯莫里斯
虽然H&M一直想跟上Zara的脚步,但这几年越拉越多,原因之一就是H&M代工厂的选择。
目前其生产力集中在亚洲和中南美洲,这无疑增加了一些运输成本。该品牌的高层已经将目光投向了撒哈拉以南非洲,认为这里将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这个决定对于外行人来说并不安全,后果显而易见。当然是被越拉越远。…
目前,H&M似乎已经从中国工厂转移了最大的份额。你可以去他的店里看看衣服上的吊牌。很多衣服都不是中国代工生产的,只有一些裤子和配饰的吊牌上有中国制造的字样。尤其是在基础产品上,几乎都是孟加拉制造。
从东亚最早的代工到现在,H&M已经把大部分代工放在了东南亚。这两年为了控制成本,对质量有点不计后果。
一项调查显示,在全球16个服装生产和出口国中,孟加拉国的制衣工人工资最低。甚至在过去的十年里,孟加拉国制衣工人的工资甚至下降了2%。但质优价廉往往是水火不容的,孟加拉等东南亚国家生产的衣服只能用“勉强说得过去”来形容。
质量方面,中国和西班牙的质量比较好,价格也比较高。但是国内能买到的几乎都是东南亚制造,所以这几年质量越来越差,被网友频繁吐槽。
结论:中国和西班牙产H&M的质地优于其他产地。
品牌和代工厂千丝万缕的关系就说这么多吧。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小熊王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oqixiong.com/29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