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
编辑|苏建勋
被称为“服装大王”的杉杉控股创始人郑永刚于2月11日因心脏病发作去世。他留下的是一家领先的公司,用了20年的时间,从一个西装品牌成功转型为新能源和光电材料。
如果你出生在90年代,很少有人会对杉杉这个服装品牌感到陌生。杉杉早年以西装闻名,“不要太潇洒”的口号在上个世纪就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但事实上,杉杉并不是一家做了很久的服装公司。郑永刚早在世纪之交就开始投资锂电池材料。2005年,它收购了生产光伏电池的宁波尤里卡公司。18年后,杉杉已经成为锂电池材料领域的领导者。
锂电池负极材料将使用人造石墨,杉杉出货量全球第一。因为踩准了新能源,杉杉股份成为资本市场的明星,市值突破400亿元。
郑永刚不同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曾玉群。郑永刚只是一个高中毕业生,没有任何职业经验。他是浙江最典型的传统商人。然而,郑永刚的果断和罕见的远见使杉杉成为少数成功转向新轨道的老牌公司之一。
而当这个灵魂掌舵人离开后,杉杉将面临一段艰难的真相时期空。应该能保住在锂电池材料行业的地位,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新能源赛道上找到下一个方向。
从司机到服装第一人
郑永刚的创业经历与改革开放初期的许多民营企业家相似。草根出身,触角敏锐,无所畏惧。
郑永刚出生于宁波一个农村家庭,在五个孩子中排行老二。1976年,高中毕业后,郑永刚应征入伍,并调到家乡当卡车司机。后来被派到宁波下辖的鄞县棉纺厂当厂长,每年都是先进职工。
1989年,31岁的郑永刚接手了一家濒临破产的服装厂,也就是杉杉的前身宁波甬港服装总厂。这家工厂一直在给欧洲做ODM,因为加工成本太低,入不敷出。三年来,工厂换了三任厂长,总有找不到订单的月份。男工每天打牌,女工织毛衣。
郑永刚接手后,发现工厂其实拥有最先进的德国设备和一批常年加工外贸服装的熟练工人。当时国内还没有“品牌服装”的概念,人们只能穿从广州转移到内地的杂牌。郑永刚决定“出口到国内市场”,并成立了“杉杉”。
与BBK的段永平相似,郑永刚擅长营销。他在百货公司的橱窗里竖起了一块泡沫广告牌:“杉杉西服,争创中国第一名牌”。尽管缺钱,郑永刚还是借了3万元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
因为他灵活的操作,杉杉西服迅速风靡全国。1996年,杉杉在a股上市,成为中国服装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上市三年,杉杉股份股价翻了三倍。到世纪之交,杉杉品牌的市场份额已经高达37.4%。
2015年12月30日,郑永刚出现在论坛上。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这是杉杉作为一个服装品牌最闪亮的时刻,也是最危险的时刻。
随着千禧年的临近,中国决定加入世贸组织。这意味着海外品牌即将涌入中国,杉杉将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
虽然那时候杉杉每年收入上亿。但稀缺时代的红利已经渐渐远去。
当郑永刚担心姗姗的去向时,他遇到了正在寻找资金的碳研究机构——鞍山工程学院的王维刚。在一次晚宴上,王维刚向郑永刚展示了“中间相碳微球”。这是锂电池的负极材料,被日本垄断。
郑永刚没有技术基础,但当他看到图纸时,他“能闻到这是未来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郑永刚当即决定给予该项目8000万巨额科研经费,同时也找到了杉杉的下一个方向:新能源。
在那个没有智能手机和新能源汽车的时代,郑永刚不知道等待他的是什么。“我不是科学家,不懂技术,那如果项目完成了,能产业化吗?身边的人都说我疯了,但企业家不是普通人,企业家看的是未来。”
押注锂电池、切入偏光片
当郑永刚决定用卖西服的利润补贴锂电池材料的研发时,杉杉走上了另一条路。
20年前,郑永刚的转变带有“孤胆”的味道。除了8000万科研经费,他还投资3亿在上海建厂,还在浦东给科研人员买了房,解决家属工作和孩子上学的问题。除了生产负极材料,郑永刚还成立了两家公司生产正极材料和锂电池电解液。
资本市场不理解为什么郑永刚要用卖衣服的利润来补贴一个完全不确定的行业。到2006年,杉杉股份的股价已经比巅峰时期下跌了90%。
没有乔布斯,杉杉可能等不到乌云散去的那一天。2007年,苹果发布了iPhone。这一划时代产品的电池和材料供应商中有两家大陆公司,一家是曾玉群的ATL,一家是杉杉。
智能手机行业带动了锂电池的销售,杉杉股份的股价终于重回两位数。这使得郑永刚更加坚定了投资锂电池材料行业的决心。
在郑永刚的操纵下,杉杉不断剥离业务,将奥特莱斯业务出售给唯品会,并转让服装公司的股权。
同时,资金涌入锂电池材料生产,包括投资39亿元在包头建设10万吨正极材料生产基地。当上海证券报媒体采访郑永刚为何出售商城业务时,他毫不犹豫。“很多人卖奥特莱斯很可惜。我认为它们应该被卖掉。此外,其他与新能源无关的资产也在出售中。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只需要专注于新能源,做好主业。”
当需要做出选择时,郑永刚坚决放弃非核心业务。2018年至2020年,杉杉跨界利润下滑,郑永刚转让了锂电池正极材料、充电桩、电解液等业务的股份,只专注于负极材料。
但与此同时,郑永刚将为一些他看好的业务投入大量资金。2020年,杉杉宣布以11亿美元收购LG化学偏光片业务70%的股份,成为产业链龙头。偏光片是液晶显示的必备材料,毛利很高。对于杉杉来说,偏光片业务是贡献营收的摇钱树,很快就占到了公司营收的近一半。
因为这次收购,加上新能源汽车对锂电池的需求越来越大,杉杉股份的股价在2021年上半年翻了三番。
但杉杉在20年前已经走到了类似的十字路口。新能源赛道越来越拥挤,偏光片业务能否持续增长还是未知数。2022年第三季度,杉杉股份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至此,郑永刚的突然去世对姗姗来说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当过兵的郑永刚回忆说,他最初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将军。在商界,他实现了自己的夙愿。久负盛名的“将军”突然去世,这个庞大的商业帝国也将陷入混乱。
36碳测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小熊王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oqixiong.com/29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