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鞋一手货源厂家联系方式(推荐几个信誉好的莆田商家)

来源:新京报

莆田鞋一手货源厂家联系方式(推荐几个信誉好的莆田商家)插图莆田安福电商城一家店铺外,一箱箱包装的运动鞋正等着被搬上货车。

凌晨1点,莆田安福电商城灯火通明。

莆田鞋商还提供一份“毒物鉴定书”。

“白天没人敢出来,仿鞋生意只能晚上进行。”出租车司机阿林(化名)说。

这种独特的交易习惯,让安福电商城被外界称为“鬼市”。“中国80%的仿鞋都来自这里。”一位摊主说,随着球鞋市场的不断炒作,暴利催生了莆田越来越多的仿鞋作坊。

新京报记者近日前往莆田调查这个“运动鞋鬼市”。在这个神秘的“鬼市”里,隐藏着一条灰色的高仿球鞋链条。安福电商城连接“线上”和“线下”。一方面,店家和微信商家从这里找到了流行球鞋的高仿品;另一方面,隐藏在摊位背后的大量高仿鞋作坊,也通过拉客的方式,与商家、大买家开展了更深入的合作业务。

5月1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甘霖表示,侵权假冒对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都有危害,中国政府打击侵权假冒的立场是明确而坚定的。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依法治理、建建结合、统筹协调、社会共治的原则,加强统筹规划,深入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不断加强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继续开展跨部门、跨领域、跨区域联合打假,加大对制假源头、重复侵权和恶意侵权的查处力度。

逛球鞋“鬼市”:不欢迎新顾客。

5月23日凌晨1点,出租车在安福电商城路口缓缓行驶。窗外人潮涌动,数十辆满载品牌鞋盒的摩托车和提着黑色塑料袋的行人匆匆而过,三三两两的年轻人聚集在路边,等待送货员的到来。

出租车司机阿林说,他前段时间已经严打过一次,否则车辆会更多,开几百米的路至少要半个小时。

事实上,当天上午新京报记者在此走访看到,街上几乎所有的店铺都锁着门,路上偶尔有一两个行人路过。

“白天不要来找我,晚上8点以后再联系我。”一天前,记者以“批发商”身份联系当地一位摊主时,他颇为不耐烦。

近年来,“球鞋文化”在中国大行其道,曾经的小众玩物也成为当下的时尚文化之一。受玩家追捧的影响,很多潮鞋都被市场炒到了天价。据媒体报道,一款售价不到2000元的新潮品牌球鞋,上市一周内价格飙升至万元以上;而某知名品牌的合作球鞋,在市场上从800元到8000元不等。

过高的价格让很多普通玩家望鞋兴叹。有人把目光放在了莆田。

“圈里有个说法,中国的仿鞋10双有8双是从莆田发货的。”5月20日,球鞋资深玩家赵兵(化名)告诉记者,“莆田最大的仿鞋交易市场是城厢区安福电商城。”

独特的交易习惯让安福电商城被外界称为“鬼市”——白天商场里几乎没有人,晚上人声鼎沸,车来车往。

与以往冷清的日子不同,此时的电商城街道两旁只能容纳两辆车,摆着各种新潮品牌球鞋的店铺灯火通明。滚动的LED屏幕上醒目地印着“漫天”“兵马俑”等字样,店员们正在店里忙着接待顾客。

在其中一家店铺,记者发现摆放在橱窗里的这些球鞋,在款式和颜色上都与正品球鞋相差无几,只是上面没有印上任何标志。“这是我们自己工厂生产的,质量绝对不输给其他品牌。”商店正在热情地出售鞋子。然而,当记者询问是否有更高版本的鞋子时,店家警惕地看着记者,犹豫地摇了摇头。“我们只做公版,其他不做。”

在鬼市,无论是店主还是买家都知道,所谓的高配版是指印有品牌LOGO的仿鞋。公版是正品球鞋的仿制品,但是没有标志。这降低了伪造的风险。

“最近才检查过一次。”在被多家店家拒绝后,记者在反复询问记者如何进货销售以及是否了解球鞋的情况下,终于在店家的里屋拿出了一双印有LOGO的爆款球鞋。

\”商店里不可能放太多的货物.\”老何说:“不然工商局就完了。”

他解释说,“现在除了熟人和老客户,基本不接待陌生面孔的新客户。”老何说他家有更好版本的鞋子,但是现在店里没有了。当记者提出可以看货时,他立刻拒绝,“现在谁还敢在店里放那种鞋?只加微信看图片,然后付款发货。”

记者当即要求买一双检查质量,以确定是否补货。老何转身在柜台后面打了个电话。过了几分钟,他说:“你跟我走,去另外一个地方看货。”

“工作室”藏各种高仿鞋,提供“鉴定书”

找到老何的“线下店”并不容易。

凌晨2点多,记者跟着老何绕了几个门卡,来到安福电商城附近一个破旧的小区。

老何介绍,这里隐藏着很多“工作室”,包括他。但是,不被人领着进也不容易。“需要提前发微信通知,还得有熟人领着确认身份。”

在这个面积不到60平米的小房子里,有很多潮鞋的品牌,最受欢迎的知名品牌高仿鞋,各种款式和型号都有。

房间里几个操着不同口音的客人正在筛选自己喜欢的商品,而一两个店员正坐在办公桌前喝茶,不时向客人推荐球鞋。

老何介绍,每款球鞋都有不同的档次和价格。为了证明自己说的是真的,他递上了两只外观一样的球鞋。“它们都是仿制的漫天系列。你感受到了差距。”

在CSI的指引下,记者清晰地判断出其中一款鞋在鞋底、走线等细节上明显优于另一款。“其实运动鞋的鞋面都差不多,主要区别在于鞋底材质。这个和正品一样,鞋底也是BOOST。而且这个是普通货,鞋底太硬。就是忽悠外行,被资深人士看成了‘赝品’。”

记者了解到,这两款鞋的实际价格相差不大。这款正品球鞋已经炒到五六千元了。中证会把一般的仿货定价为150元,而质量好的价格是280元。

“如果做生意,150元这就够了。利润更大。”老何说,和他一起工作的大概有几百人,基本都选择价格较低的球鞋。Csi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仿鞋一般要300到400元。如果是150元,利润可以达到250元,而如果是另一款售价280元的球鞋,利润只有100元。

记者以“帮朋友买鞋”为由,拍下了高配版球鞋各部分的所有细节,并将图片发给了对球鞋有研究的资深玩家赵兵,让他帮忙辨认。十分钟后,赵兵回复,“除了鞋标有问题,BOOST有瑕疵外,其他鞋款和路线都没有问题。”

“如果需要,我们还可以为您提供鞋盒、包装袋、中毒四件套、GET识别APP防盗扣等配套小工具。”老何介绍。

一套印有毒APP鉴定书、防盗扣、印有毒APP logo的包装盒的物品只要几元钱,却足以“吓”住大部分买家。

据报道,莆田安福电商城附近的小区里,藏着几十双这样的高仿运动鞋。每天都有无数的客户在电商城周边拉拢来自世界各地的微信商家、淘宝卖家、实体店老板,他们会去窝点交易。

“每带一个客人去一个画室,不管对方买不买鞋,都会得到5元钱的奖励。”一个拉客的男生说:“我一般带客人去四五家店。如果我一个晚上多带几个客人,就能赚一两百块钱。”

5月23日凌晨,记者离开老何工作室时,发现几乎每一层都拖着装满仿鞋的纸箱,有行色匆匆的年轻男子进入电梯。一出小区,他们就迅速坐上停在附近的摩托车离开了。

“都是交付给客户的。”老何说。

招下线,代发,大经销商一个月最多能赚一百万。

5月24日,林明(化名)的手机一直在震动,订单和货款从异地发来。他一边安排发货,一边说,“几乎每天都能发出七八十双甚至更多的鞋子。高端货的话,一个月能赚近百万。”

林明从2014年开始从事运动鞋业务,已经从事这项业务五年了。“国内能花两三千元买鞋的人不多,而且仿鞋从整体到细节都和正品差不多,但价格只有1/5,肯定能赢得更多囊中羞涩的玩家。”

让林明赚到第一桶金的,是2015年底推出的一双潮鞋。

“那时候,天太热了。国内市场一直缺货。一千多块钱的鞋被炒到了三四千元。”赵兵回忆道。那段时间,国内几乎所有的球鞋商家都疯狂地联系店家、买家、黄牛等渠道。只要他们有这种鞋,不管数量大小,都一扫而光空。

在正品市场上很难找到一只鞋,但林明通过仿制商品发了财。

2016年2月,林明在与莆田多家仿鞋商贩沟通筛选后,以每双120元的进价购买了100双仿鞋,并通过贴吧、微信、QQ群等渠道迅速以400元的价格卖出。短短几天,这100双鞋就卖出去了空。

“现在回想起来,鞋子其实很烂,但是经不起玩家的追捧。”林明粗略算了一笔账,这笔生意赚了近3万元。于是,林明开始频繁往返莆田,几乎每晚都在电商城闲逛,了解更多的仿鞋店和工厂车间。

“必须要拿到人脉来源,然后需要拿到一手货源。”林明说,“仿鞋的价格不高。如果层层增加货源,基本上就没有利润了。”如今,林明有几十个来自莆田的“上家”,他们为他提供不同品牌的运动鞋,包括仿鞋作坊。

掌握着上游货源的林明,改变了以前到处卖的销售方式,他招了三四十个人去下线。为了减轻线下的压力,林明没收了对方的任何押金,并且不需要对方支付货款,而是更直接的“代发”模式。

所谓代发模式,就是林明每天负责把新款潮鞋的图片、尺码、文字说明发到线下,线下加价后再在微信群、朋友圈推广,收到订单成功后再通知林明统一发货。

“现在一双普通版的仿货,价格基本都在100元以上。而且我经常给下线开130元的价格,然后他们决定卖多少。”林明说,只要线下收钱,货款就支付给自己,然后直接把货送到客人手里。

记者了解到,这种模式现在已经成为莆田鞋厂最常用的模式。“为了获得更多的客户,下线会再去找下线。这个行业就像一个金字塔。下线越多,客户越多,拿货越快,赚的越多。”林明说。

高仿鞋100元,所谓“毒”是假货。

5月25日,在林明的推荐下,记者联系到了安福电器商城附近茶馆里专门批发运动鞋的张丹(化名)。当得知记者打算做球鞋生意时,张丹说:“找我没错。”

在莆田郊区长大的张丹,早在10年前就开始从事运动鞋的生产工作。在长辈的影响下,张丹也开始接触球鞋生意。

为了复制一模一样的鞋子,张丹曾经花了十几万买回上百双正品球鞋。“基本上市面上有流行的球鞋,我都会买两双。”张丹说,一双球鞋就是用来拆的,仔细研究鞋底、面料、里料等配件,然后到处找同样的材料进行1: 1的仿制。仿制品鞋成型后,与另一双正品鞋反复对比,直到肉眼看不见为止。

“以前市场监管不是特别严格,走量大,什么鞋都可以做。”张丹说,随着监管越来越严,他也谨慎了。“现在一双普通仿鞋的生产成本不到100块钱,卖给下家盈利的话就像20块钱空。但如果被抓了,那就远不止罚款这么简单了,风险太大了。”

张丹说,为了规避风险,现在莆田的仿鞋作坊大多采取“分工合作”的模式。有的作坊做鞋面,有的作坊做鞋底,最后这些零件拼凑成一双完整的鞋。“其他工厂只做一两只鞋,不敢什么都做。”

当记者问张丹如何赚取更多利润时,张丹建议,为了迎合市场,鞋子在卖运动鞋时可以贴上“公司级”、“毒版”、“普通货”的标签。

所谓的中毒版可以通过“毒”“得”等国内专业运动器材论坛的鉴定。通常情况下,这种鞋和真鞋几乎一样。“公司版”比中毒版略低,但做工还是比较专业的。最常见的“普通货”版本,做工和细节都很一般,甚至不排除粗制滥造。

档次不同自然导致价格不同。记者在微信业务中查到一个做球鞋生意的朋友圈,看到比如某联名品牌的兵马俑球鞋,原价近3000元,商家标注的中毒版价格高达1200元,公司版价格600元,而一般产品只要300多元。

“其实这些版本只是厂商牟利的噱头。”张丹坦言,“作坊里的鞋分两种,好的和差的。”

据另一位摊主介绍,鞋商在与买家交流时,可以大致了解对方对鞋子的理解是否专业。如果遇到新手,很可能会利用对方不知道怎么做,却想买和正品差不多的仿鞋的心态,建议对方买毒版。“但到底是公司版还是普通版,谁也说不清楚。”

“当时对方送的鞋子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但被懂行的朋友说是假的。”5月25日,一位被仿鞋商贩忽悠的网友说。此前,他买了一双标价1300元的新潮品牌球鞋,号称“绝对能过毒检”。但拿到手后,他发现鞋子和正品在鞋舌、印花等细节上明显与正品不同。与对方沟通后,对方以“工厂发错货”为由,答应换货。“差点上当。这鞋当然达不到中毒版的标准,甚至可能是双普通版。”

在行动中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

5月15日,国新办就《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与营商环境新进展报告(2018)》举行发布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甘霖表示,侵权假冒对经济、社会、文化、生态都造成了危害,中国政府打击侵权假冒的立场是明确而坚定的。

甘霖介绍,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不断完善,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力度加大,部门间区域合作不断推进,国际合作不断深化。法律体系更加完善,修订了《电子商务法》、《专利代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2018年,全国行政执法部门共查处侵权假冒案件21.5万起,其中专利侵权假冒案件7.7万起,商标侵权案件3.1万起,侵权盗版案件2500余起,海关查获侵权货物4.72万批、2480万件。司法保护变得更加有力。公安机关破获侵权假冒案件近1.9万起,检察机关批捕案件3306件5627人,全国法院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近32万件,同比上升41.6%。侵权假冒商品依法销毁,全国无害化销毁侵权假冒商品约3500吨。国际合作更加密切,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国家知识产权务实合作的联合声明》,签署了《中欧知识产权合作海关行动计划(2018-2020年)》。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甘霖说,包括按照依法治理、建建结合、统筹协调、社会共治的原则,加强统筹规划,深化知识产权保护,不断加强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加大惩处力度,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商品、重点市场的治理。继续开展跨部门、跨领域、跨区域联合打假,加大对制假源头、重复侵权和恶意侵权的查处力度。

律师:制售假货将面临严惩。

莆田市多次开展鞋服行业市场专项整治行动。

2017年,莆田市政府提出加快鞋业转型升级若干措施,严厉打击侵权制售假冒等违法行为。

官网,莆田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记者发现,2018年9月发布的一篇文章介绍,莆田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打击“假鞋”“假海淘”。“今年立案侦查鞋类商标侵权违法案件370起,罚没1493万元,查获假冒成品鞋18011双,无论是案件数量还是罚款金额都居首位。”

2019年1月31日,莆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鞋服行业相关重点整治问题专题会议,其中提到,要做好流通领域假冒伪劣商品打击工作,加大生产环节假冒伪劣商品打击力度。

2019年2月,莆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2019年鞋服商标侵权违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重点打击各类鞋服市场侵权假冒行为,重点查处驰名商标、知名涉外品牌、商标印制企业的违法行为。

2019年3月,历城区工商局开展鞋服行业市场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安福等重灾区群众举报的制售假冒鞋服地址,特别是对涉嫌商标侵权至少两次的生产作坊和销售窝点。

6月5日,河南豫龙律师事务所律师付建向记者解释说:“生产未经授权的商标或与他人商标相似的鞋是违法的。”。“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和‘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商品罪’。”

记者了解到,莆田仿鞋坊未经品牌授权许可,复制销售受知识产权保护的商品。

“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根据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付建说,“这意味着无论是生产仿鞋还是销售仿鞋,都涉嫌违法。”

此外,记者调查发现,安福电商城的很多摊主都曾表示,他们所卖的“公家鞋”并不违法,甚至有不少人声称即使工商部门检查也“没有问题”。

对此,付建表示,“生产高仿、无商标的产品,如果其他厂家生产的鞋申请了外观专利,未经许可生产同款鞋,就侵犯了对方的外观专利。无图标不仅不侵犯他人商标权,外观也可能造成侵权。”

新京报记者齐澈实习生曹汶谢碧露qinche@xjbnews.com

B06-B07摄影/新京报记者秦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小熊王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oqixiong.com/465.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